当前位置:首页 > 手机资讯 > 正文

“谷子经济”引领青春保定消费焕新

今天你“吃谷”了吗?

“谷子经济”引领青春保定消费焕新

很多人来潮品店买“谷子”。刘羽轩 摄

□保定日报记者 刘羽轩

“再抽最后一个!”3月9日,万博广场的一家潮品店里,蔡晓涵反复挑选后下定决心买下她今天的第三个盲盒。这位“00后”说,如果买到的盲盒正巧是自己喜欢的,一整天都会特别开心。

作为一名地道的“谷子”爱好者,蔡晓涵代表着不可小觑的“Z世代”(指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)消费力量。这股力量点燃的,正是“谷子经济”这个千亿级市场。

“谷子经济”中的“谷子”不是吃的稻谷,而是由英文“Goods”音译而来,指的是以动漫、游戏、偶像等流行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周边商品。当前,“谷子经济”已经开始引领保定青春消费新趋势。

“Z世代”的“吃谷”市场

在万博广场的潮品店里,随处可见像蔡晓涵一样的“00后”“吃谷人”。他们或手中拿着刚刚选好的卡牌,或还在“吧唧(徽章)”售卖区细细挑选,有人还会在店内反复斟酌难以取舍。

潮品店内,吧唧(徽章)、立牌、卡牌、公仔等是最常见的“谷子”,价格通常在10元至60元,不少都以盲盒、盲袋的形式抽取购买。这些“谷子”往往结合了IP特点,富有创意的精美设计深受钟情此类IP的年轻人喜爱。

看着摆满“痛包(挂满人物徽章和玩偶等周边的包)”的货架,蔡晓涵给记者介绍,现在流行自己制作“痛包”,很多人将买来的“吧唧”在包上自行搭配,背上自制“痛包”出门好看又有个性。除了“痛包”,自制“吧唧”、自制角色立牌也开始流行起来,不少潮品店里还会提供定制服务。

“吃谷人”花式“吃谷”将“Z世代”的消费力量表现得淋漓尽致。作为与互联网共同长大的一批人,“Z世代”已经成为人口数量众多、影响力巨大的群体之一。在他们的带动下,“吃谷市场”逐渐形成庞大规模,“谷子经济”也成为推动文化消费的重要力量。

“谷子店”抓紧机遇遍地开花

记者走访发现,几乎每家售卖“谷子”的潮品店,都会将目前大热IP的周边产品摆放在显眼位置,供顾客挑选,有的店专门将店内售卖“谷子”的IP全部展示出来,吸引更多人来“吃谷”。“周末和节假日销量很大,有时会供不应求。”记者询问多位店主后得知,现在哪吒、小马宝莉、名侦探柯南等IP的卡牌和“吧唧”的销量很可观。

目前,万博广场售卖“谷子”的店就有7家,未来石万达广场、爱情广场、汇博·上谷大观、西大街等保定热门商圈也有数量不等的潮玩店。其中专门售卖“谷子”的潮玩店居多,但现在很多零售店、杂货文具店也在售卖少量“谷子”,以盲盒和卡牌为主。

另外,每个潮玩店也会通过各大社交平台来积攒人气与粉丝量。有些店主会在小红书APP上发布即将上架的新品,或者热门产品的补货消息,与消费者有效互动,能够更大程度扩大影响力。

“吃谷”是一次“悦己消费” “谷子”作为现实与虚拟的纽带,消费者在购买后,如同与喜爱的IP形象建立联系,让自己也有了精神寄托,获得陪伴。谈及为何热衷购买“谷子”,蔡晓涵对记者说:“平时学习压力大,时不时看看我的‘谷子’,心情就能得到缓解。”

“吃谷”对“Z世代”来说,不仅是他们表现对IP形象喜爱的一种方式,还是产生情感认同、获得情绪价值的一种消费方式。他们愿意投入资金购买喜欢的动漫、游戏等衍生产品,让自己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。

每个“吃谷人”都愿意为自己的情绪价值买单,正是折射出现在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进化。他们不执着于商品的实用价值,而是追求情感体验的丰度与精神共鸣的强度,去表达个性,去表达热爱。这样的“悦己消费”也让更多人开始转变观念,不再执着于商品能否切实解决现实问题,而是转向精神领域,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对自身的满足,同时催生很多新业态消费场景出现,打开消费市场。

最新文章